close
謝在心中口常開

⊙文/王嘉琦 

在大學教書的朋友請研究所學生吃飯,學生吃完各自散去,沒有人說謝謝,讓我的朋友覺得有點失望。

在我們的文化中,孩子跟家人、同學或親近的人是不必說謝謝的,因為跟自己人說謝謝是很奇怪的事,結果造成一種「不好意思說謝謝」或「不想說謝謝」的文化。

最近與一個在台灣教英文的加拿大朋友聊天,她提到有次學生家長請吃飯,她跟這個家庭的兩個青少年孩子(也是她的學生)說:「跟媽媽說謝謝!因為媽媽煮了這麼好吃的菜給我們吃呀!」沒想到孩子踟躕不想講,媽媽也在旁邊趕快說:「喔!不用,不用跟我說謝謝啦!」

本想利用機會教孩子英文和禮儀的外國朋友,當然趕快停止。可是她帶著滿臉疑惑問:「為什麼孩子沒有主動跟媽媽說謝謝呢?為什麼媽媽不要孩子說謝謝呢?」以她的文化認為:媽媽盡心盡力把一頓美食擺上桌,就應該得到家人的感謝,而且是說出口的謝謝。

她說:「媽媽不是家中的奴隸,孩子怎能不說謝謝呢?」

她的疑問讓我心驚,當時跟她解釋這是文化差異,因為我們覺得吃媽媽煮的飯、再說謝謝是一件「見外」的事,她帶著疑惑的眼神接受我的解釋。這件事讓我重新思考:我發現我的孩子的確不會為一頓飯而跟我說謝謝,而我也從來不覺得她們欠我一聲:「謝謝!」

可是,我也確實不願做家中的奴隸,我也不願家人當我是奴隸。孩子說:「沒人當妳是奴隸,我們只是不習慣說謝謝!其實我們有感謝妳呀!」

可是我下班後費盡心力煮完飯,孩子偶爾很高興地說:「媽媽,謝謝!好好吃!」我會好高興。

在我們的文化中,大家從小在家就不習慣說謝謝,長大後生活範圍擴展到非親非故的人,更是謝在心中口難開。我上搜尋網站打「謝謝」兩個字,很有趣的是,只發現四個網站,其中兩個網站相同,是一首歌的歌名,其它也只是網站裡有個謝字。

但是上網打「Thank you」兩個字,會出現許多謝謝網站,包括名人寫謝函、有人寫文章教孩子怎樣寫謝函,或是說謝謝的方式,加上他們還有個感恩節(Thanksgiving),所以當然是「謝謝」謝不完!

其實,對於有些美國人滿臉堆滿了假笑,隨時抬高音調讚美和謝謝的文化,我並不會覺得很舒服,也不值得我們學習;可是如果當我們受人之恩或享受了別人的善意,就要讓謝謝說出口,讓身邊的親人,感受到付出的快樂,這是我們做人的基本禮貌。 中國時報2001.01.07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nesead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