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分享者:徐如君

《天下雜誌》教育專刊-扎根青春

〈青春,鍊成金〉

〈「怎麼教」比「教什麼」更重要〉

〈兩頂帽子的學習〉

三篇文章閱讀心得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民國七十年代出生的年輕人是台灣目前學歷最高,生存壓力也大的一代。二十幾歲的他們,失業率佔全國失業率的百分之四十五。他們內力亂竄,充滿活力,渴望出人頭地,但內心充滿徬徨、對生命迷惘、對學習缺乏動機。為什麼會這樣呢?問題出在教育。台灣教育製造出會考試,會接收指令,卻不瞭解自己要學什麼、怎麼學,沒有能力解決現實問題的孩子。學校教育所學的與現實環境搭配不起來,讓大部分年輕人在走出學校後,無法跨越現實環境不斷加高的「兢爭之牆」。

  文中提及兩位與眾不同的年輕人,一位是清大材料所畢業的龔南葳、一位是佳冬高農園藝科畢業的羅大森。他們自我期許高,勇於探索生命,追逐夢想。前者不願接受慣例,不願拿企業獎學金並在畢業後到業界工作,自己寫信爭取到麻省理工學院(MIT)媒體實驗室的入學資格。後者則因學校所學的與自己興趣不符,他不媚流俗地選擇美甲作為專研的志業,努力打工賺錢到日本拜師學藝,終獲得日本國際美甲大賽冠軍。這兩個例子不禁讓人思考,在孩子對未來開始迷惘時,身為教師的我們是否能有更宏觀的視野,跳脫名校、學歷的框架,指引孩子適合自己的的方向?

  台灣的教育依然執著於升學主義下的分數迷思,無論公私立國中或高中,似乎永遠在乎每年錄取公立學校的人數。一所學校的競爭力-強勢或弱勢,似乎也與數字畫上等號。無論我們面對的孩子潛質在哪裡,身在教育圈的我們,都會很制式的告訴學生,要認真唸書,考上好學校,以後才能找到好工作。考試的內容大多侷限於記憶背誦的紙筆測驗,這對於動手學習型的學生是否公平呢?就如〈兩頂帽子的學習〉文中提到的林家樑,他讀過國四,也讀過高四重考班,大學唸了四所。他是老師眼中不喜歡讀書的學生。他幾乎被台灣的教育體制放棄了,但是,他設計繪製的作品卻獲得國際知名的MIT建築所青睞。現在他是建築所的研究生,也是媒體實驗室的一員。他設計的鋁製電動環保機車在德國車展展出,在台灣將由三陽機車生產線負責生產販售。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中,他是一再被否定而找不到出路的孩子,卻能獲得美國名校的肯定。問題出在哪裡?台灣的考試制度。如果台灣的考試制度不變,我們將無法公平對待那些動手學習型的學生,我們視為精英的永遠是那一群用腦思考型的學生。林家樑經過MIT的訓練與培養,他展現自信與能力,並願意將所學回饋給台灣這片土地,這又是何等動人的情懷。

  〈「怎麼教」比「教什麼」更重要〉文中提到,哈佛大學的教授認為:教學沒有自己想像中的好。換句話說,連世界名校哈佛大學的教授都要開始思考要怎麼教,學生才能學到重要的核心概念,更何況是我們呢?哈佛錄取許多分數很高的學生,但是卻缺乏深刻思考的能力,因為在入學前就被教導太多的答案,來不及發問就被告知,形成一種被動學習的習慣。因為被動,在課堂中懶得思考,所以也就無法掌握課程的核心概念。其實,我們每天面對的學生也是如此,我們自己本身的教學也是該被檢討。在課堂中,我們可以常見一個畫面:老師提出問題,學生鴉雀無聲,老師就自己回答。也許我們的理由是:老師要趕進度,沒時間等學生回答。今天我們身處的教育現實是無法改變的,授課時數永遠不夠。在這種情況下,我們是否還有空間修正自己的教學呢?讓我們能確切瞭解學生是否掌握核心概念。

  哈佛大學伯克教學中心主任威京森(James Wilkinson)提出「怎麼教」的建議:

一、參與式學習:以討論、實作等方式加深學生印象。學習過程中,讓學生親自動手解決問題,或試著解釋給別人聽,這比只是聽課的效果要好。例如:老師要求學生舉手回答並解釋給同學聽,同學或老師提出異議時,學生要為自己的答案辯護。

二、以後設認知讓情緒為學習加分:提供學生自我觀察並分析自己學習過程的機會,使學生瞭解學習過程中的錯誤部份,並以正向情緒修正與改進學習。

三、老師要磨練教學技巧:老師的角色應轉變成為學生的合作者而非灌輸者。老師要在教學前參加研習,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及做好教學的一切準備(如:教學法的安排、教學大綱的擬定,同儕的觀摩等)。實際教學時要掌握學生學習狀態:給學生回饋,告訴學生回答問題、報告的好壞、寫作技巧的進步情況等。

其實在課堂結束前,花個五分鐘做一個簡單的問卷:說出這堂課的重要觀念、有什麼問題仍然不懂。這可以幫助教師在下一堂課做出修正。

  這些建議其實也適用於對國中學生的教學,只要老師願意做改變。在紙筆測驗外,在課堂中花一點時間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,當面給予回饋或建議,這樣的激勵作用可能比考試滿分更讓學生印象深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nesead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